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及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 2023-12-21

“新时代国土绿化与储备林建设发展大会”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厦门哈希科技董事长杨顺福先生获聘为生态价值转化与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


12月10日由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主办的“新时代国土绿化与储备林建设发展大会”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厦门哈希董事长杨顺福先生获聘为生态价值转化与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


国土绿化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绿促会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在新一届理事会开局之初,举办“新时代国土绿化与储备林建设发展大会”意义重大。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做好国土绿化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旨在重点解读国家关于推进“科学绿化”和“国储林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交流科学国土绿化的典型案例,探讨国家储备林建设政策性贷款的典型经验,为推动在全社会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积蓄力量。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中央和国家机关委员会原副书记、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陈存根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张勇副主任,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 ,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刘丽莉副司长、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吴学瑞 、国家林草局生态建设工程管理中心二级巡视员吴转颖,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二级巡视员李启岭,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会长苗在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杜纪山,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法规与标准司原司长别涛,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原司长周远波,河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原党组书记刘金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乡村振兴部杜耀陆副总经理,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贾黎明院长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发言。



现场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杨顺福先生在接受聘任时表示,他将积极履行职责,为推动国土绿化和储备林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认为,生态价值转化与绿色金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生态价值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绿色金融在国土绿化和储备林建设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厦门哈希科技通过:云南省首张碳票及德宏州碳票体系建立、四川省第一个GEP核算制度体系(巴中市GEP)建立、国家试点包头市市域碳中和、碳普惠项目、东营市黄河流域数字碳经济研究院(哈希牵头成立)、贵州省江口县“梵净生态账户”体系搭建等项目的实施落地积累了大量生态价值实现及碳金融平台建立的实施经验,


在未来的发展中,杨顺福先生将携手生态价值转化与绿色金融专委会,积极探索国土绿化和储备林建设的创新模式和机制。他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推动生态价值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同时,他们还将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国土绿化和储备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观点分享 

在现场交流环节,杨顺福董事长进一步介绍厦门哈希科技有限公司在生态价值实现和绿色金融的实施路径以及成果分享。


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着力破解生态产品“抵押难”问题

一是健全生态信用评价制度。加快建立生态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开展生态信用积分评价,引导金融机构基于生态信用积分开展贷款业务,满足生态产品生产与交易主体的融资需求。二是创新生态权益融资贷款模式。以生态资产权益核算价值和生态产业经营潜在现金流回报为基础资产,创新“生态资产权益+项目”担保贷款、水权和林权等使用权抵押贷款、产品订单抵押贷款、森林生态资产融资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林业碳汇质押贷款等生态金融创新模式。支持选择优质项目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申报,推进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建设,开发生态环境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带动力强、项目收益好的产业项目,提高资金对接项目的精准度和支持力度。三是拓展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是以确权颁证为基础、以抵押贷款和入股分红为基本形式、以生态产权变债权股权为基本内容、以生态项目运营超额收益为基本保障的绿色金融深化机制。要支持品牌附加值高、盈利能力稳定、产业带动能力强、示范意义突出的优质生态项目发行绿色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完善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机制,为生态产品经营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产权认证、交易以及投融资服务。


搭建多层次交易平台,打通生态产品交易堵点淤点:

一是搭建多层次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积极重组、整合地方交易所成立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不断完善林权、水权、矿业权、林业碳汇、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绿化增量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产品交易种类,健全地区交易中心CCER碳汇交易功能或建立专业性的碳汇交易平台等,探索将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等纳入CCER市场,打造全域协同、全流程覆盖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服务体系。二是完善“分散输入、整体输出”模式下的生态资源权益收储平台。通过对农村存量资产、生态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确权、登记、收储,开展存量资源权益的集中流转经营,促进实现生态资源权益的产权明晰、集中收储、转化提升、市场化交易和可持续运营等。三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加强生态优势突出的欠发达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产品物流效率。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产品推广协同合作机制,整合资源,定期发布区域性生态产品分布地图,召开大型生态产品博览会、推介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云招商、电商直播和电商平台推介等,促进更多人了解地方性特色生态产品相关信息。加强区域性公共品牌塑造,打造地方特色生态产品品牌矩阵,提升生态产品市场溢价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健全生态产品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认可度,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变现模式,建立生态富民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提升生态公共产品变现能力。根据科学的GEP核算结果,持续优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探索完善跨区域、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创新市场化交易手段,优化政府购买生态服务机制,完善生态服务购买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推动生态服务购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换。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行“谁污染、谁负责、谁付费”制度,严格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办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二是完善生态权益融资变现途径。在科学核算GEP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碳排放权、碳汇收益权、公益林补偿收益权等生态资产权益抵押质押融资业务,创新“生态贷”“两山贷”“水权贷”“绿水青山贷”“林权抵押贷款”等新型金融产品。三是健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变现途径。直接变现渠道方面,推动林权、水权、林草碳汇、海洋碳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权益直接交易变现,重点推动CCER、国际核证碳标准(VCS)下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落地。间接变现渠道方面,通过“两山”银行、生态银行、湿地银行、碳汇银行等平台集中收储资源,储备生态资源资产或者碳资产,开展后续产业开发或者间接交易,促进生态价值变现。四是创新生态产品市场经营模式,推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变现。塑造区域公共品牌,增强生态产品品牌溢价和影响力。开发特色产业、特色场景,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文旅业及配套场景等,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商文旅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五是创新生态产业开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生态富民。探索形式多样的股份合作模式,以特定区域为基本单元,优先考虑域内经济组织成员,对地区基础设施及生态资源进行资源摸底、折股量化,形成基于股份合作、折股分红的“社会资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发展集体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联系
我们

请在电脑浏览器下载